工业设备在生产、使用和蓄存过程中,受到了液体的、固体的各种污染物的污染,则需要进行工业清洗,工业清洗就是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机械的手段,清除这些污染物,使工业产品获得一定的洁净度。
1 清洗技术
1.1 化学清洗和物理清洗。
目前国内清洗以化学清洗为主,以物理清洗为辅。但物理清洗以污染小、操作灵活、无腐蚀等优点正逐步取代化学清洗并成为工业清洗的主流。化学清洗是采用一种或几种化学药剂(或其水溶液)清除设备工件表面污垢的方法。它是借助清洗剂对物体表面污染物或覆盖层进行化学转化、溶解、剥离以达到除油、除锈、除垢、去污的作用。物理清洗借助各种机械外力和能量使污垢粉碎、分解并剥离物体表面,以达到清洗的效果。在物理清洗中,高压水射流清洗占主导地位,并呈现快速发展态势,PIG清洗、干冰清洗、超声波清洗等无污染的物理清洗技术正得到快速的推广应用。
1.2 工业清洗的意义
清洗行业是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及社会生产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因现代化工业设备成本较高,则为了降低成本以及考虑能源节约问题,则需要对工业设备进行维护及清洗;一是达到恢复设备装置生产能力、保证生产连续高负荷运行的必要手段,其次可以有效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对设备的清洗,有利于节能降耗、降低冷却水的用量;最后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概括起来有节能、降耗、节水、安全、稳产、提高产品质量、加快生产速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环境污染以及外表美观和人类的卫生健康等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对设备中产生的污垢进行有效清洗,工业清洗本身就属于绿色化学的范畴。
1.3 化学清洗和物理清洗比较
在化学清洗中,主要使用各种酸、碱、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缓蚀剂、螯合物(络合物)等原材料配制清洗剂清除污垢。在清除完污垢的同时,本身也产生大量的废液、废气,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为加快清洗速度,在缓蚀剂允许条件下,许多工业清洗都是在比较高的温度下通过清洗剂与垢污进行化学反应以达到清除污垢的目的,这就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和原材料。物理清洗是利用各种力、热、声、光、电等物理作用清除污垢,其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设备及其优化配置和综合运用上。物理清洗不需要消耗各种原材料,只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不会产生各种废液污染环境。以目前清洗技术发展现状看,化学清洗几乎可以清洗所有的设备和污垢,而物理清洗因为清洗设备的局限性,只能清洗储罐、管道、换热器等内部结构比较简单或体积较小的设备。因此,化学清洗还占据工业清洗的主流地位。
2.超声波清洗设备
在工业清洗领域中,相比其它多种的清洗方式,超声波清洗机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尤其在专业化、集团化的生产企业中,已逐渐用超声波清洗机取代了传统浸洗、刷洗、压力冲洗、振动清洗和蒸气清洗等工艺方法。超声波清洗机的高效率和高清洁度,得益于其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产生的穿透性和空化冲击波。所以很容易将带有复杂外形、内腔和细空的零部件清洗干净,对一般的除油、防锈、磷化等工艺过程,在超声波作用下只需两三分钟即可完成,其速度比传统方法可提高几倍到几十倍,清洁度也能达到高标准,这在许多对产品表面质量和生产率要求较高的场合,更突出地显示了用其它处理方法难以达到或不可取代的结果。
超声波清洗的优点:
a.清洗效果好,清洁度高且全部工件清洁度一致。
b.清洗速度快,提高生产效率,不须人手接触清洗液,安全可靠。
c.对深孔、细缝和工件隐蔽处亦可清洗干净。
d.对工件表面无损伤,节省溶剂、热能、工作场地和人工。
3.清洗液
因为目前物理清洗的局限性,化学清洗技术在国内仍然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世界上工业清洗已由传统的溶剂清洗、水洗和表面活性剂清洗方式,发展到精细清洗和绿色清洗阶段。随着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生物技术、检测技术等相关技术的进步,化学清洗技术也得到发展,正在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将合成具有生物降解能力和酶催化作用的绿色环保型化学清洗剂;弱酸性或中性的有机化合物将取代强酸强碱;直链型有机化合物和植物提取物将取代芳香基化合物;无磷、无氟清洗剂将取代含磷含氟清洗剂;水基清洗剂将取代溶剂型和乳液型清洗剂;可生物降解的绿色环保型清洗剂将取代难分解的污染性清洗剂。绿色化学要求对环境的负作用尽可能小,它是一种理念,是人们应该尽力追求的目标。由此,在应用工业化学清洗技术和研究清洗新技术中,工程技术人员应根据绿色化学的原则,选择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争实现“零排放”。同时,在清洗过程中产生的清洗废液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必须经过处理达到国家有关排放标准方可排放。